[学习“谷公”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当以“谷公”精神为榜样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学习“谷公”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当以“谷公”精神为榜样

1819 0 发表评论
标签: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东山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又一次拥至谷文昌墓前,献一捧自己采摘的花草,放一盘自家做的吃食,燃一根他生前最爱抽的香烟,寄托无限缅怀。(4月7日《人民日报》)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是福建省东山县人已经养成多年的习俗,一个共产党员的县委书记死后居然被当地民众尊称为“公”,东山县的作家梁晓声都感慨万千。那么这位谷公是何许人也。

谷文昌,河南林县人,在海岛东山县工作14年,担任县委书记10年,后调任福建省林业厅任副厅长。谷文昌之所以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谷公”,是因为他带领东山县人民通过种植木黄麻,彻底改变了东山县的面貌。俗话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谷公”就是凭着一股韧劲儿,带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为东山县的子子孙孙换来了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对比“谷公”,尽管条件有限,他都能为东山县种出一片绿洲,我们今天不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政策环境,不少地方的主政官员治霾都必须“等风来”,如何不让人汗颜。笔者认为,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以谷”公为榜样。

首先是学习“谷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走到哪里,不论深处任何逆境,“谷公”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上,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把服务群众当成自己的天职。“见不得群众受苦受难受委屈,容不得干部不想不干不作为”,这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及的“民本位”思想正是我们当前党员干部缺乏的,而痛恨为官不为的现象,是要求党员干部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对比当下,我们有的干部在环境治理工作中不仅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表面上搞机制体制建设应付上级检查,错误的政绩观和“表面工程”使得环境治理止步不前。

其次应该学习“谷公”的为民意识。“他为民高擎一把伞,为民敢扛一片天”,在“谷公”的心理,只有改善恶劣的环境,给东山群众一个美丽的家才是真正的为民。“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治理东山环境问题,缺乏经验、技术和人才,但是“谷公”没有退缩,他深知一旦木麻黄试种成功,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们有多少领导干部能够像“谷公”一样,就算以牺牲GDP为代价,也要执意改善生态环境,为地方群众造福?

最后是学习“谷公”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这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庄严,何等的气魄。治理风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是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带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年,终于为东山海岛筑起了绿色长城,赢得了东山人民赞不绝口的美誉。“谷公”誓言似乎我们今天也曾听见过,几年前也曾有人说,如果不能扭转红会声誉将自动辞职,但是这样的豪言壮语就像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而“谷公”精神,说是“谷公移山”一点都不夸张。摆在我们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样严重,但是因为缺乏“谷公”精神,环境治理治标不治本,大气污染有一天每一天的肆虐人间,如果我们领导干部拿出坚忍不拔的精神,不信我们见不到白云蓝天,不信看不到青山绿水。

笔者认为,学习“谷公”精神很有必要,各级各地领导干部何不妨把“谷公”精神作为一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当把东山人民对“谷公”的爱戴映射为检验自己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