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观察】加快筑牢人民安全的基石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时政观察】加快筑牢人民安全的基石

1263 0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疫情防控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果断决策,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始终以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推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

这是一场伟大斗争,也是一次严峻考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短板和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这既是经验,也是教训。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只有加快筑牢人民安全的基石,才能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才能更有力地保障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

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就要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作为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来抓。要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要加快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当务之急,要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工作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不抛弃不放弃,危难时刻必须把患者救治作为最紧迫的首要任务。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要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要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

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坚持抓好爱国卫生运动是关键。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要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是“硬核”武器,法律法规是“硬核”保障。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要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推动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生命第一,安全第一。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感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加快筑牢人民安全的基石。(作者:李丁乔)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