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野】干群携手连心,脱贫攻坚才会无往不胜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干群携手连心,脱贫攻坚才会无往不胜

2016 0 发表评论

1月22日《人民日报》以《不想再戴穷帽子》为题,报道了四川通江县柳林村村民李宝芝的脱贫之路,引发了笔者共鸣。

过去的李宝芝,精神远不及现在。妻子残疾,孩子读书,上面还有两位八旬的老人要赡养,一家的担子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在李宝芝以前的观念里面,他认定了“我这辈子就是个穷苦命”。搞产业,没技术;外出打工,家里妻儿老小无人照顾;做生意,缺本钱,……严峻的客观现实,让李宝芝只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日子过一天算一天。但是这些境况,从2014年开始改变。

2014年,柳林村来了一个“第一书记”。带着扶贫攻坚这个重要任务,县旅游局工会主任付旭被派驻到柳林村担任“第一书记”,发展壮大产业,新修乡村公路……包括李宝芝在内的贫困群众,看到了“第一书记”都在千方百计地帮着群众致富,于是,曾经懒散惯了的群众,都有了干的劲头。整合上级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因人因时因地制定帮扶计划,积极调动群众激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澎湃,扶贫攻坚快速推进,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指日可待。

不过,这些脱贫的成效,除了依靠驻村“第一书记”,其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发动贫困群众,干群携手连心,脱贫攻坚才会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对党和政府而言,扶贫既是职能职责所在,也是政治使命所在,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党员和干部的初心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只有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了,幸福感指数提升了,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得到不断巩固。

在扶贫攻坚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很多社会观点把老百姓能否顺利脱贫归结到党员干部是否积极作为上来,就是说,只要党员干部努力,贫困群众就能如期脱贫。其实,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换而言之,党员干部要作为,同时,贫困群众也必须转变观点、动起来干起来。扶贫虽然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但扶贫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上,最终受益者还是群众。所以,只有干部动起来,群众没有动起来,都是杯水车薪、事倍功半。

在当前舆论环境下,社会上的各种乱象,包括扶贫攻坚年年涛声依旧,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与党和政府,指责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如果辩证看待,就不难发现,扶贫攻坚如果缺乏干部和群众的双边使劲,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输血”就永远转变不成“造血”。在“我这辈子就是个穷苦命”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定式思维影响下,党和政府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也只能是短期效应,迟早返贫。

相比之下,有政策支撑,有干部倾力帮助,再加上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不要,何愁贫困这顶帽子甩不掉。就像柳林村的标语一样—“救贫不救懒”,要让群众从“宁愿苦熬”的观念转变成“宁愿苦战”,对于一些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虚度时光习惯成性的贫困群众,要做的思想工作不亚于从帮助他们从贫困走向富裕。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