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李丁乔:从敦煌文化透视自信的民族文化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以文化交流为核心的文化发展战略构想随着《敦煌宣言》的发布而铿锵掷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平台和国际盛会,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敦煌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沉淀千年的瑰宝,是世界文明交融、交汇、交织的纽带和桥梁。敦煌因国强而发展,民族文化因敦煌文化而自豪。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唐盛世到元末明早,更时出现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空前盛况,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传递着世界友谊,传播着东西方文明,敦煌不仅是中国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也正是因为它肩负着特有的历史使命,才让敦煌在岁月流逝中,依然坚守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艺术圣殿,被称为世界的艺术博览馆。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公园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笔画45000平方米。早在1944年民国时期,就成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后再扩建为敦煌研究院,被称为中国文物保护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体系而且不曾间断的保护、研究工作。由此可见,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敦煌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从敦煌文化透视民族文化,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足够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丝绸之路的精神要义。中国历来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是谓“大同”。丝绸之路的闪光点处在敦煌,中华文化的聚焦点在敦煌,世界文化的交汇点在敦煌,敦煌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它聚集着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千百年以来和睦发展的伟大成果,它彰显着世界文明与时代同步的华丽篇章,它传颂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与世界同呼吸的民族精神。
“一带一路”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国之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建设无疑是国之利相连、民之心相通、命之共相望的最好载体,所以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中华文化,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增强的自信中代代传承、世世传递,繁荣发展、开拓创新,不断影响着世界、影响着人类文明。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