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乔:“半残网民”才是网络舆论的致命点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李丁乔:“半残网民”才是网络舆论的致命点

1856 0 发表评论

近日,澎湃新闻网披露了河北承德城管“暴力执法殴打老人”的新进展,该事件的完整视频得以呈现在所有公众视野。此前,一份关于对被殴打老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让很多网友感到不解,甚至愤怒。明明是城管殴打老人,怎么被殴打的老人还被处以行政拘留了呢?

该事件成为热点无非是基于三个基本因素。第一,当事人一方是政府公共部门,第二,网络上第一时间曝出的视频是“城管暴力执法”,第三,暴力执法的对象是一个半残人老人。这三个因素直接构成当前我们公众普遍聚焦的重点。当前,很多涉及到政府部门的热点事件,出现在网络的第一时间,都会引来网民的质问,甚至是谩骂。不管是不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以及政府部门应该承担多大责任,这些理清责任的关键因素似乎一下子都被网民抛诸在脑后,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进而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罚。建立在不追求客观真相和事实基础上的网民,好比新闻中被殴打的“半残人”。相比之下,“全残”要好些,因为“全残网民”完全是胡编乱造,说出来也没人相信;而“半残网民”,则善于断章取义、钻牛角尖,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缺乏完整的真相,“半残网民”往往就是网络舆论的致命点。

就拿河北承德城管“暴力执法殴打老人”事件来说。后半段城管殴打老人的视频被放到网络上的第一时间,就遭来网友谩骂,瞬间就触动了网民的敏感神经。普遍认为,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怎么能干出殴打老人的事来,这不是“公仆打主人”吗?尤其是一些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政府部门的网民,更是恶语相向。伴随着网民的关注,就引来媒体的竞相关注和报道,不日,漫天遍地都是关于此事的报道。“半残网民”就是不问青红皂白,想当然地喷发一股“凌然正气”,对事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波助澜作用。

引发关注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够让相关政府部门引起重视,想敷衍都敷衍不过去。于是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专门调查小组、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等等,是政府部门应对公共事件惯用的方式和态度。通过总结不难发现,政府部门对于此类事件,往往都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没有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就不管不顾不重视。等到实在“挺不住”了,就开始了一场以公众诉求为导向的彻查。半残老人被殴打事件,明明承德城管部门有完整的视频,却是在发出处罚决定以后再向社会公开,这种不仅是慢半拍的节奏让承德城管十分被动,也给“半残网民”颠倒是与非创造条件。

先是后半段视频被网友曝出,然后进入调查阶段,最后发布处罚决定。按理说,该事件就算了结了。但是处罚不是对殴打老人的处罚,而是对老人阻碍城管执法的处罚,事件再次引发关注。对于大部分网民来说,这样的处罚决定难以接受。因为在网友眼中,明明看到的是城管殴打老人,而不是老人打城管。因此,再有条有理、严谨的处罚决定,都难以消除网友心中的疑虑,甚至引发网民对城管“有失公允”的质疑。处罚决定倒成了城管部门自己给自己下的套。

看完整段视频,整个事件的真相才浮出水面,处罚决定才有了有理有据的支撑。在视频里,老人几次出手打城管都未能引发现场围观群众的正义感,而当城管打老人的时候,现场围观群众就骚动起来,如果城管真的被老人开了脑袋,公众的同情心是否会有所纠正呢?恰如现场群众一样,拍摄和上传视频的网民,不过就是抓住了城管打老人这一幕,便在网络上疾呼“城管殴打老人”,而对于整个事件的真相,仿佛都难以让视频拍摄者感受到网络关注带来的“存在感”。从社会关注度来讲,城管这个争议颇多的部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聚焦公众目光。但是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这种盲目追求“存在感”的“半残网民”,其应有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完全为零。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