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是不对滴]银行招聘潜规则扇了“以人为本”的耳光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这样做是不对滴]银行招聘潜规则扇了“以人为本”的耳光

2067 0 发表评论

毕业季临近,招聘成为许多即将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目前最核心的关注。记者查验了部分内资银行的招聘启事发现,“人脉或社会资源优先”的表述确实比较常见。(5月1日《西安晚报》)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史上最难毕业季”,规模庞大的毕业生人群和社会择业群人相竞争,让就业单位获得不少“利润”,不仅可以不快不慢地精心挑选,而且还可以施以“实习生”、“人脉资源”等小计,一方面彰显公司发展前景,一方面彰显“以人为本”情怀。5月1日,《西安晚报》以《银行招聘潜规则:日均揽储3000万才能成正式工》为题,报道了行业中的“金饭碗”银行的招聘潜规则,读罢新闻,笔者不禁感叹,银行的潜规则招聘方式扇了“以人为本”的耳光,而且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

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也有人声称“银行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说”,这句含蓄中带着洋洋得意的话如今是否还能够脱口而出呢?我看不然。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准备引导大量的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以此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各大银行存款明显减少,储户们与其把钱存入银行拿着微薄的利息,不如拿出去投资再生钱。因此,我们可以理解银行招聘过程中施以小小的伎俩,但是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却不按以人为本的原则招聘,这不是给自己扇耳光又是什么?

银行职员原来也跟政府机关一样,有正式工和临时工之分,不过银行中的临时工叫“合同工”,就是不直接跟银行签订合同,而是通过跟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在银行工作。从临时工转成正式工也不是不可能,这比起政府的临时工“转正”率,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如果以如此乐观的态度进入银行,那就错了,因为银行对转正是有条件的。报道中的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规定,如果日均揽储达到2000万元,“则可以申请成为正式银行员工”,如果日均揽储3000万元,“则定可以成为正式员工”,如果以上两个条件都达不到,就只能以临时工的身份参加银行工作。

本来说好了是“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以行为家”的,但是在招聘中以揽储3000万为门槛,“以人为本”没了,只剩“以钱为本”。站在银行自身业务工作上来讲,为了拓展业务,吸存更多资金无可厚非,但是站在社会和招聘者角度看,不免令人心寒。

银行招聘将揽储作为唯一标准,确实无从体现以人为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是每个就业者的特长都是跑业务、拉存款,不是所有的应届毕业生都有广阔的人脉资源。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银行除了做大做强业务、夯实基础而外,是不是还应当广设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和社会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相比银行的经济责任,这同样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以钱为本”的招聘潜规则体现银行用人标准的失衡和职业操守的缺失,银行应该按照岗位实际需要,定岗招人,不能打着“熟悉”和“锻炼”的“擦边球”唯利是图。

同样的单位、相同的岗位,却存在临时工和正式工之分,待遇不同、身份不同,其本身就是“另类歧视”,极大地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工作的稳定性,然而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是对劳动者的极大不尊重,既招之则用之,既用之则必正名也,不能“进了门”还是个“小三角色”,这种行为挑衅着我国的劳动保障体系。要改变这种“劳而无名”的状况,还需要我国从立法体系上加以完善,全面保障劳动者得到相同的价值认同。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