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地方专栏]“成都人才36条”筑牢发展的人才根基
据《成都日报》11月29日报道,11月28日,成都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了关于2016年1-10月重点经济指标与招商引资完成情况的通报,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推进方案,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在文件中,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至此,成都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5个城市之后的第6个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冲锋号”已经吹响,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呼之欲出。作为四川省省会会城市、西南地区经济重地,成都的人才改革发展工作必将对全国人才工作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必将吸引更多更精更尖的优秀人才投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成都发展再起航提供强劲而有力的新引擎。
今年7月4日,《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在8个获批的区域中,四川是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唯一一个被要求围绕加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来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地区,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此项工作作为全省“一号工程”,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锐意进取的创新态势加快推进。其中,人才工作作为创新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改革各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根据省委部署,成都市创新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勇于担当,先行先试。成都作为四川“首位城市”,在实现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推动人才工作落地见效上严要求、高标准定位自身,力求打造出四川、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先进的人才发展工作“成都样板”。此前,成都已经制定出台了《促进国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军民融合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制度体系,为实现人才发展稳中有快、快中有劲、劲中有质奠定了先决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发展的根基,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发展需要人才,人才造就发展。“成都人才36条”,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都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夯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人才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成都正面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成都人才36条”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紧扣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创新的举措,创新性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具有浓郁的“成都味道”和鲜明的人才导向,必将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接下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扣“成都人才36条”,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在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落地举措、抓好政策解读和扩大舆论引导上出实招见实效,切实筑牢发展的人才根基,为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广聚天下之英才。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