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乔:从“能吏”到“巨蠹”,不单是欲望膨胀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李丁乔:从“能吏”到“巨蠹”,不单是欲望膨胀

1972 0 发表评论

牛启忠何许人也?梳理他的个人履历发现,他是一名从沂蒙老区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当过民办教师、电影放映员,历任枣庄市委常委、薛城区委书记,滕州市委书记,在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等多个省直机关担任过领导职务,最后的职务是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3月22日《检察日报》)

牛启忠的落马,让办案人员都觉得惋惜。一个被群众公认为“有血性、能干事”的能吏,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又给地方老百姓生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离任时也曾出现“千人送行”的感人场面,即便是今天,也还能看到网上对牛启忠的高度赞扬。

牛启忠从民办教师,到电影放映员,再到常委、书记,最后官拜厅级,可以说,在毫无家庭背景的情况下,能从一个普通民办教师走上执政全省工商行政事业,这其中的艰辛付出和努力实干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长期保持在这种“有血性、能干事”的高昂奋进姿态下,牛启忠也才能得到提拔重用。这既说明,“想谋事、善谋事、能成事”的好干部是有机会迁升的,也说明,即便职务再高、权力再大,只要拿了不该拿的、用了不该用的,违反党纪党规,就会丝毫不留情面地被惩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查处惩办的贪污腐败分子中,可以看到,从“能吏”逐步演变为“巨蠹”的官员不在少数。这部分贪官,大多数一开始是能够本本分分生活、干干净净干事、端端正正做人的,但是随着权力的膨胀,欲望也在膨胀,进而演变为“巨蠹”。但是我分析,欲望膨胀不是官员从“能吏”到“巨蠹”的唯一因素,这其中,监管的缺失、“腐败亚文化”氛围,以及组织关怀缺失,都是导致“能吏”变“巨蠹”的前提条件。

牛启忠“巨蠹案”,起源还是因为一笔收受1万元的贿赂案。据办案人员称,办案机关实际上只掌握了牛启忠1万元的受贿证据,其余131万元是办案机关没有掌握的,是牛启忠自己主动交代的。这说明了什么?不是131万元隐藏得太深,而是对牛启忠的监管职责几乎失灵。牛启忠前前后后5次受贿,涉及多家公司和下属单位,只要有关部门多个心眼、多一份责任心,这些问题很容易浮出水面。但或处于对牛启忠的过分信任,监管就成了空转。

牛启忠一开始也拒绝过多次行贿,并安排司机退还给对方。但是这并没有阻断牛启忠走向贪污的道路,别有用意的钱屡屡送来,牛启忠也没能坚持底线、抵住诱惑,似乎在“大家都在送”的“腐败亚文化”氛围中,不收就“说不过去”。于是从胆战心惊到明目张胆,再到公然索贿,铸就了牛启忠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2006年,牛启忠仕途正值“光明期”的时刻,平调到一个他认为不被重视的部门担任副职,让牛启忠感到失落,心里也开始失衡,这也让牛启忠开始放松自我要求。不得不说,当官员正值能干事的好时节,忽然平调到另外一个部门担任副职,这当中组织的关怀何在,平调过去后又有没有找牛启忠交心谈心。如果没有对官员心里动态的掌握,就会失去对官员未来心里变化的研判。如果能够失去这个关键环节,那么官员就会以为“组织不关心”而锐减干事的劲头,进而放松自己我约束。

培养一个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好干部不易,要让这样的好干部持续保持忠心不蜕、信仰不移、理想不变,更需要花一番功夫。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