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野】关爱人才不一定非要“优先就诊” ‹ 李丁乔个人网站

首页 » 我的原创 » 原创时评 » 浏览内容

【基层视野】关爱人才不一定非要“优先就诊”

1730 0 发表评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近日,沈阳一家医院贴出的一张“高层次人才优先就诊”告示引发广泛争议。应该说,“引起不适”的人不光是大部分网友,同时还有同样在医院排队就诊的患者。问题来了,都是到医院寻医问诊的病痛患者,怎么可以因人而异、差别对待呢?

众生平等、不分优劣。在尊重生命上,不应该存在差别,不能因为是人才就倍加重视、优先就诊,普通老百姓就得“靠后”,如此做法必然引发社会强烈反感。所以,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正视社会观点,在关爱高层次人才的体制机制上加以完善和改进,既体现出对人才的爱护和尊重,同时也不伤及群众感情、不挤占公共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才之战”的不断扩展蔓延,各地各部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竭尽所能、倾其所有为打赢“人才争夺战”夯实根基。其中,配套相关的医疗服务是人才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区在人才发展战略中也将“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纳入范畴,也就是说,“优先就诊”基本成了服务人才的“标准套餐”。然而,这么做虽然显示出了招贤纳士的坚强决心,但无形之中却给公共医疗服务增加了不少负担,既占用了医疗服务资源,同时也给群众留下了“有失公平”的口实。在医疗体制本身就亟需优化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大背景之下,笔者认为,关爱人才不一定非要“优先就诊”。

据笔者了解,在许多医院,具有“优先就诊”权利的就只有军人,但是军人和高层次人才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和群体,军人保家卫国,随时为国家准备着牺牲生命。而大部分高层次人才,除了学历高外,还没有为国家科技创新或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因此,不能将军人与高层次人才相比较。如何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服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减免挂号费、就诊费、医药费等方式来实现,这样岂不是更实惠。或者,也可以通过建立人才家庭医生服务制度,来为人才提供更精准的一对一服务。再或者,优化人才的就诊服务流程,减少“来回跑”“反复挂号”等频次。

总之,公共医疗就应该用于公共服务。其实,该案例不是因为一则公告引发社会争议,而是针对人才的医疗服务体系触痛了社会敏感神经,即便此时不暴露,彼时也会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和公众关注焦点。该案例也在提醒着有关部门,如何在人才医疗服务制度和兼顾公共利益上找平衡点,既不挤占公共资源,又达到关心爱护人才的目的。

注意事项:“李丁乔个人网站”系私人网站,凡“我的原创”栏目下的所有文章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其它栏目文章均来源于网络,用于分享和学习,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第一时间处理。

评论 共0条 (RSS 2.0) 发表评论

  1.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发表评论

  •   想要显示头像?
回到页首